孩子初三/高一,家長說一句話就煩,現(xiàn)在的孩子是怎么了?
在我的青少年心理門診中,父母經(jīng)常抱怨孩子不和自己溝通,很少會有父母來反省自己的說話方式。 孩子不愿和父母敞開心扉,追溯根源,大都是因為父母的話“太有用”,讓孩子缺失了說話的欲望。當我們以為和孩子聊學習是聊“正事”時,其實他們可不認為那是“正事”。 父母和孩子之間“正經(jīng)話”說得太多,讓孩子感受到的不愉悅成分就會越多,孩子們的壓力也就越大,厭學、拒學、抑郁感由此產(chǎn)生。 朱自清在《論廢話》一文中寫道: “若是都說道理,哪有那么多道理?得有點廢話,我們的生活才有意思?!?/span> 世界上最舒服的關(guān)系就是有人聽你說“廢話”。因為只有當你愛一個人時,才會和他說很多“廢話”,也只有在意你的人,才愿意聽你說很多“廢話”?!皬U話”里包涵了彼此接納、共情、欣賞、傾聽和支持,是最深厚的信任和愛。 和孩子聊“廢話” 也是父母們的一種教育策略 1.在與孩子交流時,我們不妨多聊些看似“無用”的話題,可以問問他們學校里發(fā)生的有趣的事情,聊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。多講“廢話”并不意味著浪費時間,“廢話”是沒有壓力的,孩子會感到舒適和放松,從而更愿意與我們分享他們的想法和感受。父母無意中亦會收獲更多的真話和親近感。比如: “你班那個誰誰談戀愛了/上次誰誰收到情書了,現(xiàn)在怎么樣啦?” “聽說目前有個游戲挺火的/新出的那個手辦你看上哪個了,來跟我講講唄?!?/span> “前幾天看的那個電影你覺得怎么樣/最近有個很火的電影,我想去看,你可有想法?” “最近誰誰的歌特別流行,你覺得怎么樣” “你們班主任的頭發(fā)燙得不好看,哈哈哈?!?/span> “聽說你們班誰誰請假幾天了,現(xiàn)在怎么樣了” “如果你能以任何你喜歡的方式做頭發(fā),你會怎么做?” “如果你中了彩票,你會怎么做?” “如果你可以穿越到你生命中的任何時刻,你會選擇哪一個?” “你們班單親家庭的學生有多少啊,你們相處的怎樣” 有的孩子可能會嫌棄你:“哇,你可真八卦呀!”但她/他內(nèi)心里其實并不排斥你。 2.趁現(xiàn)在還能與孩子愉快交談,我們要盡量多和他們說些“廢話”,避免總是三言兩語就回到我們俗稱的“三句半”: “作業(yè)寫完了嗎?” “考試多少分呀?” “手機還不放下!” “快去睡覺!” 或者 “我早就告訴過你……” “這點小事,值得你這么生氣嗎?” “你看看人家……” “你肯定是……” “怎么偏偏就你……” “老師又說了什么?” “你就不能多動動?” “房間能不能收拾一下,簡直像個豬窩!” 看似在交流,但實際上卻在傳遞著嘲笑和輕蔑的信息。 這些話又有誰愿意聽呢? 想象一下,如果你每天下班回家,就有人問你: “今天賺了多少錢呀?” 然后緊接著又問: “老板/領(lǐng)導夸你了嗎?你的同事有比你干得好的嗎?” 你愿意有人這樣和你聊天嗎?即使最親密的愛人這么問你,你也會感到不悅,甚至可能氣得把拖鞋都扔過去了吧?這種溝通方式缺乏真正的關(guān)心和理解,往往讓人倍感壓力和厭煩。 其實“廢話”聊天沒那么難 很多家長和孩子聊天的時候,也覺得自己很開明,回家也是很關(guān)心孩子學校的情況,但是孩子為什么也不想和自己聊天。其實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,這類家長貌似沒有提及學習什么的,但最后話題還是繞到學習上。如果家長真的想了解孩子,引導孩子,首先就要學會不帶目的去聊天。 簡單來說,就是順著孩子的話說,而不是順著自己的意愿去問。 有一種聊天方式,叫做“海沃塔”,即是:傾聽、探索和挑戰(zhàn)。 簡單的講,就是聊天時通過提問、回答、對話、討論來延展和探討問題。 看似漫無目的的閑聊,其實是在用“為什么”、“怎么樣”等開放性的問題代替直接評價,去啟發(fā)孩子。 舉個例子: 孩子說想養(yǎng)一只寵物,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反問孩子: 為什么想養(yǎng)寵物? 想養(yǎng)什么寵物? 養(yǎng)寵物的支出怎么解決? 照顧寵物的工作安排呢? 通過這種不斷反問的方式,孩子在回答的過程中,自己就解決了提出的要求或問題,既提高了邏輯思維能力,也提高了語言表達的能力。 孩子放學后,可能習慣一看到父母就開始說起自己今天在學校的“所見所聞”。 雖然都是細碎的“廢話”,但只要孩子跟家長說話,家長都要認真傾聽。 從學習,到社交,到心情,他們就會和你們變得無話不談。 表面上看,這樣的對話或許毫無意義。 實際上,在孩子暢所欲言的過程中,其實就體現(xiàn)了孩子和父母之間在情感上、價值觀等各個方面的聯(lián)結(jié)。 要想孩子和你融洽,父母就要具備傾聽孩子說“廢話”的能力。 反之,父母習慣性打斷孩子的話,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話不被重視,親子間的交流就會出現(xiàn)障礙。 當孩子知道他/她的聲音是會被聽到的,他/她表達的內(nèi)容是被重視的時候,他/她才會想和你聊天。 有哪些“廢話”可以聊呢 1.如果你變成一種動物,你最想變成什么呢?(激發(fā)想象力和思維能力) 2.我們來玩?zhèn)€游戲吧!一人說一件今天最開心的事和不開心的事。(身心健康) 3.今天那個小朋友和你說話最多呀?你喜歡他嗎?(社交情況) 4.如果明天有一位老師要離開了,你最希望是誰?最不希望是誰呢?(了解孩子眼中真實的老師) 5.如果老師有一道題講錯了,你知道正確答案,你會堅持自己的答案嗎?(主見) 6.如果你當了老師,你會怎么管理聽話和不聽話的學生呢?(管理和自立) 7.你能說出多少種家務(wù)活?我們一起數(shù)數(shù)吧?(家庭意識和責任感) 8.如果爸爸/媽媽不開心了,你會用什么方法哄爸爸/媽媽呢?(關(guān)愛能力和同理心) 9.你覺得自己幸福嗎?幸福是什么呢?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樣的呢?(提高幸福認知) 10.在你心里是誰最厲害呢?(價值觀,樹立理想和榜樣) 什么時間可以聊“廢話”呢 放學時:如 今天學校有發(fā)生什么事嗎? 吃飯時:如 今天你有聽見或看見什么新聞嗎 睡覺前:如 今天有什么開心或不開心的事可以分享嗎? 通過和孩子聊些看似無關(guān)緊要的“廢話”,我們不僅能建立更緊密的關(guān)系,還能在不經(jīng)意間聽到他們的真心話。何樂而不為呢? 注意,我們要區(qū)分“廢話”與“嘮叨”的界限。嘮叨往往帶有指責和不滿的意味,而“廢話”則是輕松的、無壓力的閑聊。
移動端
銅都心里健康公眾號
銅陵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公眾號